查看原文
其他

产业生鲜 | 中国药促会会长宋瑞霖:中国医药创新大有可为

BioBAY 2021-12-17

    2018年开始实施的“4+7”带量采购,就如重塑中国医药市场格局的一把手术刀,重塑了国内医药行业。今年9月底,第二批带量采购扩面开标,25个“4+7”试点药品全国扩围采购全部完成,多品种药价再次下调。此次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,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%;与“4+7”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,平均降幅25%。这意味着,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已经远去,创新药发展正在迎来风口。


“‘4+7’ 带量采购一下子改变了中国30多年来固有的采购模式,但是中国医药产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形式进行重组,未来能够独占鳌头的一定是创新者”,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是说。

宋瑞霖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。图/受访者供图

创新药发展迎来机遇


宋瑞霖认为,医药创新有两种,一种是“全球新”,一种是“改良新”。他认为在目前我国医药创新的能力和环境下,中国的“全球新”应努力做到榜上有名,而有望产出更多的是“改良新”。这些“改良新”不仅可以填补临床空白,也可以实现有效的药品替代。

中国新闻周刊:“4+7”带量采购对创新药发展产生极大地刺激作用,目前研发创新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?

宋瑞霖:其实创新药对全球都是挑战。要创新,就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,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。从目前全球医药创新的格局来看,中国已经从第三方阵提升到了第二方阵,但是我们和欧美还有很大的差距,这个差距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,对我国医药创新带来了挑战。 

中国是一个仿制药大国,从2005年,我国将生物医药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,特别是国家确立了“创新驱动”发展战略以来,国内创新药的发展突飞猛进。自2008年开始,国家设立“重大新药创制”专项极大推动了中国医药创新,为中国创新药打开了腾飞的阀门。

目前,中国创新药的发展,机遇大于挑战。首先,改革开放40年,中国经济的崛起,为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、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。其次,中国秉持着对外开放,也就是全球合作和多元化的战略,为中国创新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;全球所有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来到中国。

中国新闻周刊:目前,中国和国外在医药创新上还有很大差距,有什么样的国际合作模式?

宋瑞霖:中国不是医药创新的强国,所以合作的模式一定是多样的,不存在固定的模式。合作可以是技术的转让,也可以是兼并重组或者市场分成。引用小平同志当年那句话,不管白猫黑猫,捉到老鼠是好猫。所以我们不必去纠结该用什么样的模式,能不能成功才是重要的。

中国新闻周刊:新《药品管理法》将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,它的出台对未来医药创新有怎样的影响?

宋瑞霖:新修订的《药品管理法》对中国的医药创新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。本次药品管理法修订内容上的主要改革亮点,在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“两办文件”(《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》)中,都有了明确的规定。新《药品管理法》把中国近四年医药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法制化、条文化了,是一个重大进步。

中国新闻周刊: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指出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对于医药行业来说,什么是高质量发展要素?

宋瑞霖:医药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,要同其他行业一样求精。中国医药行业发展,必须要从一个简单的数量型增长,转向高质量增长。

过去国内临床用药得不到满足,我们大力发展制药产业,但做的都是仿制药,甚至于都是低端仿制药。现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我们的目标当然要发生变化,老百姓的需求和认知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,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。

中国医药产业要做到高质量发展,需要做到两点:第一仿制药要和原研药等效,第二创新药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。中国医药产业就要尽早出现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,或者说,要出现一批总部设在中国的跨国企业,才是中国真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。

中国医药创新大有可为


在宋瑞霖看来,我国在天然药物方面有望踏入世界第一阵营,因为中药在我国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基础,如果能成功向现代天然药物转化,甚至可以在全球领先。

中国新闻周刊:您觉得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具备哪些创新趋势,创新会往哪些方向发展?

宋瑞霖:创新就像浪潮一样,一浪高过一浪,每一浪的内容和标准都有变化,我们现在的观察未必准确。现在免疫疗法变成了整个医药创新的一个重点。

免疫疗法属于生物药,但是并非说只有生物药才能做免疫,天然药物也可以。从天然药物、化学药和生物药这三类来看,人工化合物(化学药)的发现越来越难,中国用天然药物治病是有基础的,可以从中草药、传统医药向现代天然药物转化,青蒿素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。从目前研究成果看,天然药物中相当一部分都具有免疫机制,和我们听到的PD-1、PD-L1、CART实际上是具有异曲同工之效,值得深度挖掘。

其实中国有中药的基础和文化传承,如果我们在中医药的基础上,发现更多的天然药物,是可以在全球领先的。

中国新闻周刊:您如何看中药创新?

宋瑞霖:在谈中药的时候,希望能够用一条分界线划开,谈两方面的事,一个是传统医药的概念,一个是现代医药的概念。

如果是传统医药的话,要做好传承,要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;中药如果要创新,就一定要按照现代医学的标准验证,要有临床证据和循证医学证据。  

中国新闻周刊:您认为中国的医药行业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,才是一种比较健康和平衡的状态?

宋瑞霖:目前全球的医药产业,已经分成了两个集团,一个是专门做创新药,如辉瑞、强生、拜耳这些专门做创新药或者说专利药;另外更大部分是做仿制药。现在我国医药产业,正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不断的进化。中国不会离开仿制药,但更要大力推动创新研发。

本文来源:中国新闻周刊

“B村”微信宠粉活动再度开启!只要你是11000号粉丝,将有精美礼品送上!




往期精选▼

产业生鲜 | 权威解读!为什么他们获得了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?

产业生鲜 | 宋华琳:新修《药品管理法》与药物创新

产业生鲜 | 储旻华:如何面对已知、新知和未知的资本市场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